以終為始,面向5G演進的全云化網絡轉型
key1126$084$在北京舉辦的 “2017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華為分組核心網產品線副總裁邱雪峰做了主題演講,題為“以終為始,面向5G演進的全云化網絡轉型”,系統闡述了華為倡導的全面云化戰略。
華為分組核心網產品線副總裁 邱雪峰
經過業界數年的探索和實踐,NFV正在跨越裂谷,走向規模商用,全球主要運營商的云化戰略也逐漸清晰。然而網絡云化轉型并不是終點,而是邁向5G網絡的起點。
未來的5G核心網將是面向全接入、全業務的服務化云網絡,它一方面要使能各種接入方式,包括各種制式的移動接入、Wifi接入、固網接入、NB-IoT接入等;另一方面要使能各種差異化的新業務,可能包括高清視頻、車聯網、工業物聯網等。要面向這樣的目標演進,網絡要做好兩個準備:一是實現全云化,二是實現控制面、用戶面分離的分布式網絡架構,并通過多種業務的實踐不斷積累經驗。
全云化
部署統一的電信云,在多廠商COTS硬件和開放、兼容的CloudOS平臺上實現敏捷、開放、彈性的基礎架構是長期ICT演進的基礎,也是目前運營商云化轉型的目標。實現了全云化,電信云平臺可以保持不變,敏捷、開放的網絡軟件就能夠快速迭代,向目標網絡演進。
在統一的電信云平臺上,全云化的網絡軟件需具備Cloud Native的四個特征:無狀態的設計、SBA(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服務化架構、輕量級虛擬化和自動化。將有狀態的數據庫與無狀態的業務處理分離開來,是無狀態設計的基本內涵,這將大大提高網絡軟件的彈性和健壯性;SBA服務化架構通過標準的業務總線將各種服務化的功能組件裝配起來,可運維、可擴展性大大提高;輕量級虛擬化技術讓各功能組件可以部署在不同的Docker容器里,既保持進程級的隔離,資源占用率又小;在上述架構的基礎上即可實現DevOps式的設計、開發到部署、運維一體化,大大簡化服務功能的部署、管理和交付。
控制面、用戶面分離的分布式網絡
EPC的控制面和用戶面將實現分離,統一的控制面實施集中調度,分布式的用戶面可根據業務需要部署在省DC、地市DC或者邊緣DC。用戶面的部署位置越靠近用戶,將提供越低的時延,并可利用本地CDN進行分流。用戶面還可以根據業務負荷進行彈性伸縮,分布式的架構仍然支持集中式的統一運維,滿足電信級高可靠性。
多種業務的實踐
全云化網絡轉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須是漸進式的。在大網云化過程中,云化的核心網可以與傳統核心網組成混合Pool,在Pool內進行負荷分擔,利舊現網,同時最小化割接風險。
在物聯網的部署過程中,可采用控制面、用戶面分離的云化方案,利用本地業務處理帶來的低時延、高帶寬體驗滿足物聯網視頻等實時業務場景的訴求。
在靠近用戶的邊緣DC,利用云化架構帶來的敏捷性,可按需快速部署業務,拓展創新應用。例如為園區場館部署邊緣網關、LBO(Local Break Out)和mCDN,提供實時的業務體驗;為企業部署行業應用,實現業務實時監控等。
華為在全云化網絡轉型方面一直進行著積極的理論探索和商用實踐。在本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華為剛剛榮獲“NFV年度優秀行業解決方案獎”和“NFV年度優秀實踐獎”兩項大獎,這體現了業界對華為全面云化解決方案的高度認可。同時華為5G核心網率先完成了IMT-2020(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凸顯了基于華為CloudNative架構設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