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日總編輯推薦 | 2018信息通信十大最AI技術榜
【通信產業網訊】在大連接、泛智能的大航道上,每季每月通信產業都要涌現大量的創新的產品、技術、方案和應用,繁花似錦,目不暇給。而今次,適逢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國際電聯更給這個第50個世界電信日確定了最創新的主題:推動人工智能(AI)的正當使用,造福人類。毫無疑問,AI技術的應用,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信息通信體驗的同時,也在變革現有網絡的技術架構、業務模式與秩序治理。
ITU以AI為主題,既彰顯了AI發展取得的重大進展和廣泛應用,也提醒業界AI面臨的挑戰以及AI應用對傳統的重構。無疑,實現AI愿景,離不開信息通信行業的努力。
信息通信業再次成為AI技術使能和商業應用的急先鋒。無論是行業巨擘,還是隱形冠軍,抑或是獨角獸,正在AI的大潮中逐浪。值此電信日之際,《通信產業報》(網)全媒體編輯部,通過對產業鏈數十家廠商和數百種方案梳理,依照技術創新力、市場影響力、未來領導力等多個維度判斷,評出今年電信日的中國信息通信業十大最AI技術榜。
AI技術日新月異,AI應用皆有可能。這十款產品方案應用也僅是AI大潮中數例。浩瀚的AI大潮,還正在涌動。我們希望這個編輯評價,有助于人們在各種AI聒噪中對AI 更直觀更正確的理解,幫助業界發現真正好的東西。更重要的,我們更希望以標桿為引,助力業界撥正AI思考方向。
AI時代,不做旁觀者。
SoftCOM AI解決方案架構,在原有全云化網絡構架基礎上,引入已經成熟的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AI技術,使網絡擁有了智能的靈魂。整個構架有兩個核心,一個核心是AI訓練平臺,用以訓練數據,輸出模型或算法;另一個核心是智能管控中心,收集數據,根據訓練平臺輸出的模型和算法,推理出網絡動作指令并執行。其給運營商網絡帶來三個倍增和一個提升的價值,三個倍增是運維效率倍增、能源效率倍增、資源效率倍增,一個提升是用戶體驗提升。目標是實現網絡“自動駕駛”:自動、自愈、自優、自治。
編輯點評:長期以來,運營商遭受“增量不增收”的詬病,究其原因,OPEX不斷攀升。由于傳統電信網絡的弊端,為了滿足用戶指數級增長的數據流量,運營商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擴容來滿足需求。然而,簡單粗暴的擴容方式,導致網絡變得臃腫不堪,管理和維護日益維艱,成本越來越高。統計數據顯示,運維成本通常是網絡設備成本的3-4倍,全球70%的重大網絡故障是誤操作等人為原因造成的。SoftCOM AI直面痛點,引入AI,使得網絡從自動化業務部署和動作執行,走向智能化的故障自愈,網絡自我優化,和自我管理,最終實現網絡的“自動駕駛”。

e-MANO是中國電信推出的SDN/NFV網絡編排系統,其可以提供統一的業務編排和網絡資源彈性調度、跨廠商和端到端的業務編排和網絡資源調度能力。中國電信正在這一系統編排層上逐步疊加AI能力,從而提升產品編排、業務編排、端到端資源編排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編排水平,進而對業務量的變化做前瞻性的智能預測,實現動態規劃和管理配套的資源。
編輯點評:SDN/NFV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網絡的自動化運維難題,但是仍需人工介入。引入AI后,網絡智能化、自動化運維照進現實。e-MANO率先植入AI能力,無疑為運營商探索如何構建“自動駕駛”的網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DuerOS是百度度秘事業部研發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搭載DuerOS的設備可讓用戶以自然語言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影音娛樂、信息查詢、生活服務、出行路況等10大類200多項功能的操作。同時,借助云端大腦,DuerOS可以不斷學習進化,變得越來越“聰明”,并且DuerOS支持第三方開發者的能力接入。DuerOS的整體架構包括三層:中間層為核心層,即對話系統;最上層為應用層,即智能設備開放平臺;最底層為能力層,即技能開放平臺。
編輯點評:人工智能的發展給設備帶來了新一輪的革新,ALL-IN AI的百度自然是這個舞臺的焦點。與市面上的人工智能系統不同的是,除了通過自然語言進行對硬件的操作與對話交流,DuerOS借助百度強大的服務生態體系,能夠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服務鏈條。用戶可以通過對話在多種場景下,完成從信息篩選到下單支付的“一條龍服務”,真正使人工智能的高科技落地到現實生活,為人們帶來簡單可得的便利。
科大訊飛最新推出的翻譯機2.0,支持中文與全球33種語言即時互譯,支持12種語言文字的拍照翻譯OCR拍照識別,可滿足海外出游時閱讀菜單、路牌、商品說明等場景拍照翻譯需求。同時,訊飛翻譯機2.0不僅支持WiFi連接,還可以使用4G卡和虛擬卡多種聯網方式,用戶可直接在翻譯機中購買40多個國家的數據流量套餐進行聯網,且4G卡和流量套餐均支持一鍵熱點共享。
編輯點評:語音產業將成為人工智能產業落地和發展的重要入口,如何發揮應用創新優勢、實現產業升級和品牌突圍,是目前國內AI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訊飛憑借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多年積累,找準市場需求推出的翻譯機,不僅準確地切中用戶痛點,也進一步完善了訊飛在AI翻譯全場景產品體系的布局,為國內企業AI生態整合提供了優質范例。
科大訊飛最新推出的翻譯機2.0,支持中文與全球33種語言即時互譯,支持12種語言文字的拍照翻譯OCR拍照識別,可滿足海外出游時閱讀菜單、路牌、商品說明等場景拍照翻譯需求。同時,訊飛翻譯機2.0不僅支持WiFi連接,還可以使用4G卡和虛擬卡多種聯網方式,用戶可直接在翻譯機中購買40多個國家的數據流量套餐進行聯網,且4G卡和流量套餐均支持一鍵熱點共享。
編輯點評:語音產業將成為人工智能產業落地和發展的重要入口,如何發揮應用創新優勢、實現產業升級和品牌突圍,是目前國內AI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訊飛憑借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多年積累,找準市場需求推出的翻譯機,不僅準確地切中用戶痛點,也進一步完善了訊飛在AI翻譯全場景產品體系的布局,為國內企業AI生態整合提供了優質范例。
商湯科技智能圖片視頻審核平臺SenseMedia是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內容審核方案,能夠真正讀懂視頻,實現低成本、高效益、高精度地視頻審核與內容抓取,有效過濾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借助AI技術深度賦能,SenseMedia的智能視頻審核功能支持自動化訓練,審核精確度高于99.5%,誤檢率只有萬分之一,可以實現色情內容過濾、政治敏感人物檢查、暴力識別、廣告過濾、敏感文字過濾等全方位審核過濾,并在同等精度下,效率提升數十倍。同時,SenseMedia還具備視頻摘要功能,能在無需人工參與的情況下,制作智能視頻內容集錦。
編輯點評:AI的發展為社會帶來極大的創新與多元化,商湯科技是我國AI領域的獨角獸,在推動AI技術落地,促進產業升級上做出了較大的努力。SenseMedia智能圖片視頻審核平臺的推出,解放了數以萬計的互聯網審核人員的雙手,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力”,同時對于凈化網絡環境也能起到極大的助力。
eyemore X42采用了全新的成像引擎架構,擁有超過20種的新型成像算法,感光度最高可以達到40萬,單次曝光動態范圍可以超過16bit,最大功耗在1.5W以內,能夠排除現場光線的干擾,給AI視覺算法輸出穩定可靠的高品質視覺圖像,解決復雜光線下成像品質差的痛點。eyemore X42已經可以做到在弱光下的顏色還原能力超越人眼,在響應速度、場景適應能力上和人眼的距離也在快速拉近,能夠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安防、機器人、深度相機、無人零售、智能醫療等各大領域。
編輯點評:AI視覺正如眼睛之于人類,對于機器“開眼看世界”是極為關鍵,成像引擎芯片eyemore X42從解決復雜光線下的高動態范圍成像品質起步,形成單點突破,憑借在弱光環境下優秀的成像效果,實現了AI技術的場景化落地,并帶動了成像技術和產業從像素到視覺的一次大的變革和顛覆。
2018年2月,Qualcomm推出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AIE)。這一引擎是在驍龍移動平臺上加速終端側人工智能用戶體驗實現的硬件與軟件組件的集合。其中關鍵組件包括——硬件:Hexagon向量處理器、Adreno GPU和Kryo CPU的人工智能優化組合;以及一套軟件工具和庫:驍龍神經處理SDK、Android NN和Hexagon NN。目前,Qualcomm系列移動平臺都將支持AI Engine。多家手機廠商也已利用AI Engine,加速其終端上的人工智能應用,包括小米、一加、vivo、OPPO、摩托羅拉、華碩、中興通訊、努比亞、錘子以及黑鯊。
編輯點評:Qualcomm AIE有兩大優勢值得點贊。其一,AIE不是一個單純的硬件平臺,而是硬件加軟件和工具的完整方案,從而支持各個市場開發人工智能應用;其二,AIE支持異構計算,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面向不同類型的功能、基于不同類型的數據、在不同的計算精度水平上,可支持大量卷積或循環神經網絡。
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智能手機AI計算平臺。它選擇了具有最高能效的異構計算架構來大幅提升AI的算力,創新設計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首次集成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使其AI性能密度大幅優于CPU和GPU,相較于四個Cortex-A73核心,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少的能耗更快地完成AI計算任務。以圖像識別速度為例,麒麟970可達到約2005張/分鐘。
編輯點評:算法、計算力、數據被認為是AI技術的三駕馬車,華為在AI上的布局,始于AI芯片,而這塊業務則是由華為海思負責的。AI芯片作為計算核心,全面支撐著手機上的各種AI功能,是實現手機AI功能的基礎。而在麒麟970加持下的智能手機,給終端用戶帶來的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手機的運行速度變快了,而這種快不僅體現在打開手機的各種應用的速度變快、不卡不頓不死機,還體現在AI美顏、AI場景識別、AI翻譯等的各種優化功能的快速實現。
寒武紀在技術上貫徹“端云協作”的理念,推出MLU100云端芯片,不僅可獨立完成各種復雜的云端智能任務,更可以與寒武紀1A/1H/1M系列終端處理器完美適配,讓終端和云端在統一的智能生態基礎上協同完成復雜的智能處理任務。基于MLU100芯片,寒武紀科技還推出了第一款智能處理板卡產品MLU100,為云端推理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支撐。與傳統架構處理器相比,MLU100在處理人工智能任務時可獲得巨大的性能功耗比提升,是真正適合人工智能的處理器。
編輯點評: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石。隨著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對算力要求的不斷提升,國際科技巨頭已經在云端AI芯片展開角逐。寒武紀MLU100云端芯片可支持各類深度學習和經典機器學習算法,充分滿足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經典數據挖掘等領域復雜場景下的云端智能處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