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特稿 | AI成運營商轉型新支點: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當人工智能成為科技創新企業標配的時候,運營商也加入了進來,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
截至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都開啟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業務,其中中國移動發布了人工智能平臺——九天,中國電信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燈塔,中國聯通通過混改與百度等合作伙伴一起共赴人工智能盛宴。人工智能已經成為運營商發力數字化新業務的著力點。
布局AI
三大運營商都已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但是打法和套路不盡相同。
中國電信燈塔平臺側重點在賦能。據悉,該平臺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安防、金融、自動駕駛、醫療影像診斷、AI音箱和智慧畜牧等方面,其中,在畜牧行業,該平臺提供了全球首個牛紋識別算法。
此外,該平臺用AI賦能AI,實現AI民主化,加速AI行業賦能,將數據資產轉化為AI生產力。不僅如此,中國電信還與英特爾等通信廠商合作開拓人工智能新的業務領域。
而中國移動九天平臺的定位更傳統,一方面是深入電信行業,聚焦于運營商的市場運營、網絡還有服務等應用領域,同時,面向垂直行業,以應用場景驅動的方式提供端到端的AI應用解決方案和實施;另一方面是面向AI應用研發人員、企業等提供開放AI能力的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遠程API形式服務,也可以通過本地部署SDK方式使能AI能力。
相比前兩家,中國聯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要低調得多,且多以項目合作為主。據悉,中國聯通與百度、科大訊飛、烽火等公司均有AI項目合作。其中,與科大訊飛的合作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終端產業鏈上的應用,與烽火在智慧城市方面開展合作,并共同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
盡管套路有別,但是運營商人工智能業務和平臺的定位更多的還是聚焦電信行業以及與此相關的企業。
能力拓展
不管是賦能還是開放,運營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才剛剛開始,目前所涉及的業務還比較有限。
據了解,中國電信的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智慧家庭、智能客服、用戶身份識別等領域。中國移動主要應用于智能客服、深度學習平臺、智能營銷機器人、網絡智能化等。中國聯通以智能客服業務為主。
不過,運營商的AI能力不僅限于此。中國電信燈塔平臺上線后,率先與中科視拓聯合研發并上線了“DTaaS深度學習訓練服務”。
據悉,DTaaS是基于AI模型算法集合及計算集群形成的一站式深度學習平臺,通過簡潔的操作實現使用復雜的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模型訓練、評估及預測。后續將面向行業伙伴和高校科研機構進一步開放,提供圖像、視頻、語音、推薦等領域的,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標注、模型訓練與能力封裝等一系列的相關服務。
中國移動九天平臺自上而下由三層構成,頂層是產品應用層,即智慧運營、智慧連接、智慧服務領域,分別涵蓋了智能營銷、智慧網絡、智能客服等。
中間層是AI核心能力層,按照其所處理的輸入數據類型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語音語言類型,包括智能語音分析以及自然語言理解語義分析;
第二類是圖像視頻類,如人臉識別、物體識別;
第三類是對大規模結構化數據,如網絡、市場、客服和IT產生的大規模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提供網維、網優、用戶畫像、推薦等智能化模型,數據可視化等。
底層是基礎服務層,由深度學習開放平臺構成。
據介紹,九天深度學習平臺是中國移動首款基于GPU集群的深度學習訓練平臺,具有三大技術優點。首先,深度學習平臺除了支持GPU,還支持GPU和CPU混合異構計算集群。其次,該平臺支持多訓練任務在多GPU節點和多GPU卡上進行智能調度。最后,該平臺支持業界主流的多款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如TensorFlow、Kaldi、Caffe等。
扮演多重角色
其實,在人工智能領域,運營商不僅僅是重要的參與者,還扮演多重角色。
“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依賴運營商的網絡提供連接,提供服務,所以未來的網絡是萬象智能的神經中樞。”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表示。
中國移動研究院大數據與IT研究所所長助理鄧超則認為,在AI時代,中國移動作為運營商天然扮演著三重角色。
第一個角色是AI技術的使用者,下一代網絡離不開智能化;
第二個角色是AI產業的核心驅動者,未來的智能化時代離不開5G和物聯網;
第三個角色是AI服務的提供者,數字化轉型以后的中國移動將提供AI服務和AI產品。
正是因為運營商在人工智能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才引來英特爾、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的橄欖枝,而在未來的發展中,運營商與人工智能關系將會越來越緊密,運營商的AI能力將會更將強大。
相關鏈接
國外運營商AI三類模式
與國內三大運營商類似,國外運營商也涉足AI領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打造AI平臺
首先,具有較強IT研發實力的運營商通常構建AI能力平臺,通過平臺對外發布運營商的最新研發技術成果,吸引生態合作伙伴。目前AT&T、NTT、Verizon都對外提供AI的平臺服務,呈現三種不同構建方式:一是提供AI綜合平臺,提供從能力到應用的全面服務;二是提供AI能力平臺,吸引開發者;三是在已有的優勢平臺上嵌入智能形成面向行業的智能平臺。
·從最優勢的行業切入
盡管國際運營商AI進入的領域各有不同,但共同的是在眾多應用場景中,國際運營商均選擇從其最具優勢的行業切入。例如,AT&T將人工智能率先用于判斷網絡故障;Verizon重點關注物聯網人工智能。
·生態合作
國際運營商人工智能主流合作模式包括三種:基金會投資、企業收購和戰略合作。AT&T與TechMahindra公司共同向Linux基金會投資,建立AI開源平臺Acumos。在企業收購上,目前更多是面向行業的收購,Verizon在物聯網領域收購了HughesTelematics等企業,獲取物聯網領域的智能能力。國際運營商們通常選擇和細分領域領先企業強強聯合。例如SKT與IBM合作研發構建GUNU的韓語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