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華為邱恒:企業業務未來發展沒有瓶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發布:河北華訊科技有限公司 時間:2017年09月18日

    到今天,數字化

    key1182$0$轉型已經跨越了“要不要”階段,進入到“如何做”階段。在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融而為一的歷史浪潮下,無論是輕資產的初創型企業、還是傳統行業中的從業者,都在試圖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提升競爭力,在新業態中占得領先地位。

    “數字化轉型不止是簡單的將業務‘上云’或一兩個云化項目,更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企業的決心、平臺以及生態缺一不可。”在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7)期間的一場專訪中,華為企業BG新任Marketing總裁邱恒向大家表示。

    在此過程中,華為企業業務定位于推動者和使能者,正通過踐行“平臺+生態”的戰略來幫助企業抓住數字化轉型機會,并與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先企業共同合作、探索和開展聯合創新。目前為止,《財富》世界500強中有197家、前100強中有45家企業選擇華為作為其數字化轉型的伙伴。

    從2011年到2016年,經過一段不短時間的布局后,華為已經在企業市場上迸發出令人驚訝的活力。就在2016年,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07億(注:按2016年12月31日匯率折算約合58.6億美元),同比增長47.3%,相比2011年企業BG組建之初的91.6億元更是增長了四倍之多。

    數字化轉型正當時

    數字化轉型將令企業內外部效率、體驗各個方面大幅提升,數字商業也將帶來新的利潤驅動,從而在競爭中奠定勝勢。IDC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全球64%的企業已經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者和實踐者,率先完成轉型的企業也已獲得由數字化帶來的收益,到2017年底,全球2000強企業中67%的CEO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其企業戰略的核心。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個‘技術故事’。”邱恒指出,數字化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商業再創新,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一個明晰的戰略,以及企業決策者的決心。

    在他看來,企業首先要識別自己的業務關鍵挑戰、厘清問題所在,并制定好轉型的優先順序;同時,數字化轉型是技術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將重構業務、流程乃至組織架構,存在一定風險與阻力,決策者的決心非常關鍵。

    其次是需要一個聯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新ICT平臺。數字化的基礎是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沒有單一一種技術可以獨自支撐數字化轉型,一定是諸如云、物聯網、大數據、無線、光等技術的協同,這個協同即是華為所指的“平臺”。此外,數字化轉型也是一個基于應用場景敏捷創新、迭代創新的過程,其背后離不開行業應用開發商在內的一整個生態的支撐。

    “數字化轉型是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它不會一蹴而就,亦非僅靠投入就能立竿見影。華為致力于‘做客戶最信任的數字伙伴’,與廣大行業客戶同舟共濟、攜手成長,一起來推動他們的數字化進程,助力其實現商業成功。”邱恒說,實際上,“業務創新找華為最踏實”已經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普遍共識。

    197家500強企業共同選擇的背后

    過去幾年中,華為已經迅速由企業市場上的后發廠商成長為領導者之一,不僅業績持續以40%以上的速率增長,更被選為眾多行業領先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伙伴——已經有197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選擇了華為,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之中。

    “平臺+生態”的戰略,是華為得到認可的主要原因。在邱恒口中,華為的“平臺”是云、管、端協同的全棧式ICT平臺,綜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SDN、人工智能等所有新技術,為行業客戶和伙伴提供一站式ICT服務,上層的平臺無需理會下層復雜的ICT軟硬件系統,可以專注于自身業務的優化和創新。

    他以產品領先、水平方案領先、行業應用領先進一步予以解讀。今年以來,華為全新發布了存儲新一代全閃存陣列OceanStor Dorado V3、新一代服務器FusionServer V5等業界領先產品。綜合第三方數據,2016年,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份額中國排名第一,在全球主流廠商中收入增長率第一;2017年第一季度,華為存儲中國市場銷售收入、發貨套數、發貨容量均位居第一,服務全球7000多家企業客戶;同樣在2017年第一季度,華為服務器整體出貨同比增長19.7%、位居全球第三,中國市場營收同比增長39.4%。

    “企業業務一定要有好的平臺、好的產品,同時這個平臺要解決水平方案的問題。”在物聯網、云化園區、數據中心等水平方案方面,華為具備網絡聯接、全場景覆蓋、穩定安全等多重優勢。

    行業應用領域,華為亦根據其對各個行業不同訴求的深入洞察,為之提供行業適配的垂直方案。比如面向金融系統的大數據分析方案,針對平安城市的圖像分析支撐起了業界首個全面云化、全網智能的視頻云,瞄準能源行業智能化的AMI3.0智能抄表方案既支持有線+無線一站式全場景覆蓋、亦支持邊緣計算這一新興技術。

    另一方面,華為的“生態”包括商業聯盟、產業聯盟、開源社區、開發者,強調以客戶為中心、與生態圈共贏,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目前已經聚合了超過1.2萬家渠道合作伙伴、400多家解決方案伙伴和2400多家服務合作伙伴,其中不乏微軟、SAP、GE、ABB、霍尼韋爾、IBM英特爾、中電科、航天科工等重量級企業。

    “沒有一家企業像華為一樣,擁有如此豐富的ICT產品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協同的解決方案和基礎架構。華為可以把這一切都搭建好,放在全球布局的OpenLab里,并且把OpenLab建設在客戶及合作伙伴的身邊,供他們驗證和測試Idea,這對初創甚至是大企業是再理想不過的平臺。”邱恒自豪地表示,華為在全球范圍現已面向企業市場建設開放了7個OpenLab,近三年將投資2億美元增加到20個。

    秉承“自己生產的降落傘自己先跳”的理念,華為自身也正在加快推進數字化企業戰略,并將轉型實踐分享給行業。邱恒舉例說,華為在全球有8萬研發人員、16個研究中心、超過1500個實驗室,過去計算資源非常分散,難以共享、利用率低。從2013年開始,它依托全球數據中心,建設了10萬桌面云和110萬個虛擬機,通過代碼上云和作業上云實現了全球研發協同,使資源復用率提升2.5倍、各研發作業環節時間縮短50%、研發作業效率提升約1倍。華為全公司每天要處理200萬封郵件、舉辦5萬次會議,第三方會議超過400次,數量和復雜度驚人。通過WeLink聯接人、聯接知識、聯接業務、聯接設備,實現全聯接辦公協同。

    在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亦應用了不少數字化技術手段,比如通過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可以得知展區各展島的人氣高低、直播中各議題的受關注程度,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一些優化與調整。

    截至上半年,華為創新產品提高了全球1000多家制造企業的生產效能、開放架構的金融方案助力300多家金融機構加速業務創新、智慧能源方案提高了260多家油氣企業的產業鏈管理效率、智能電網方案優化了全球170家電力公司的輸配電業務、物聯網方案節省了全球100多家運輸企業的運維成本,他如數家珍道。

    未來發展沒有瓶頸 能力提升永無止境

    在來到企業BG前,邱恒擔任華為無線網絡營銷運作總裁一職,其無線發言人的角色也為人所熟識。

    “企業市場和運營商市場的最大不同就是客戶數量,有成千上萬倍的增長;不同行業的數字化水平、難點、訴求的差異程度也非常大。”邱恒坦言,這些轉變令工作中對ICT系統的依賴度驟增,讓他更為切實地感受到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

    “企業ICT市場足夠大,相對于這個巨大的空間,我們看重的不是有沒有增長驅動力,而是能以多快的速度到達下一個目標,以及平臺和生態核心優勢如何發揮。”他說。

    在新的職位上,邱恒將全面負責企業業務的營銷戰略、營銷項目、品牌建立、定位、商機挖掘等傳統和數字渠道的市場營銷工作。在他口中,未來的工作重點可以用“提升”和“聚焦”兩個詞來形容:“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更好服務客戶,既要提升產品能力、方案能力,也要提升人員的能力,能力提升上永無止境;另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企業精力也有限,在某個階段需要聚焦某些領域或機會,在未來可能會聚焦另外一些,有一定的節奏。與此同時,不斷推動數字化化為的進程、進一步提高工作中的數字化程度,以便于更快更高效地開展全球工作。”

    “華為企業業務在未來很長時間里不管業務發展還是收入增長都不存在瓶頸。沿著既定的策略和聚焦的路線加快前進步伐,是我們在努力做的事情;隨著對行業的理解不斷加深,我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在采訪的最后他這樣說道。

    上一條:華為助力馬來西亞REDtone為Silverlake部署FinTech業務
    下一條:余少華:網絡與通信技術尚需翻六道“技術墻”才能形成超級智能體
    電話:0311-66855230 郵箱:hebeihuaxun@126.com 傳真:0311-66855230

    Copyright ? 2008- Hebeihua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華訊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備16015079號-1

  • 九九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