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板塊已是黃金之處 是時候布局“未來經營”了
華為AI戰略:使能垂直行業,走向智能未來
本周的華為全聯接大會的主題為“+智能,見未來”。輪值主席徐直軍系統闡述了華為AI發展戰略,以及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不同于Google、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的AI戰略,華為的立意顯然更加廣泛、更加硬化,從AI芯片等硬件,到基礎網絡智能化、再到產業應用與解決方案,這也是華為作為通信企業的見長以及未來布局的優勢所在,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能,一步步推動智能社會的發展。
我們可以預見,無論是單點技術、單線產品,還是平臺和生態,龍頭公司在于引領變革方向,同時也免不了全方位布局(硬件、軟件、生態都要做)。而在新技術趨勢和新生態中,把握網絡建設周期,并在相關細分領域深耕對通信行業企業顯得最為重要。
提速降費與5G:信息產業消費升級的雙核驅動
在2018年5月,DOU值達到3.97GB,同比增長169.3%,增速較上月提高15.4個百分點,DOU值接近日韓等通信發達市場。數據流量可視為信息產業的血液,其資費和速率極大程度決定下游各級應用的需求增長,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蓬勃發展的基礎。在2015-2018年間,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呈現加速增長趨勢,帶動整個信息產業飛速發展。我們認為,隨著提速降費的進一步深化,無論是ToC還是ToB端,都將進一步促進我國信息消費再升級。
投資策略:網絡建設新周期中看確定成長細分
當前網絡建設新周期無疑是5G,2019年我們預計10萬左右基站,2020年幾十萬基站開啟正在規模建設周期,堅持行業強烈推薦評級。
確定成長細分的“未來經營”,基于兩方面進行推薦。一方面來自于云計算和流量增長加速的驅動,以及原有通信場景應用的深化;另一方面,基于5G和AI帶來的新成長新細分。核心推薦: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寶信軟件、光環新網、中際旭創、中新賽克、星網銳。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