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啟動 包括三大類別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發布:河北華訊科技有限公司 時間:2018年06月30日

    【通信產業網訊】2018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日前啟動,將圍繞物聯網重點領域應用、關鍵技術突破、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征集一批具有技術先進性,示范效果突出、產業帶動性強、可規模化應用的物聯網創新項目。旨在深化物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產業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進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關于開展2018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科函〔2018〕2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7號)和《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2016-2020年)》(工信部規〔2016〕424號),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深化物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產業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的進程,我部將組織開展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內容

    圍繞物聯網重點領域應用、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征集一批具有技術先進性,示范效果突出、產業帶動性強、可規模化應用的物聯網創新項目。組建專家委員會對申報材料進行綜合評議。

    二、征集要求

    (一)在中國大陸運營、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業單位。

    (二)同一個法人單位申報內容不超過2項,項目的研發工作主要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完成。

    (三)所申報項目的知識產權歸申報單位所有。

    (四)申報單位承諾其提供的申報材料無虛假成分。

    三、報送方式

    本次征集工作采取網上填報和紙質版材料報送相結合的方式。

    (一)項目申報:申報企事業單位登錄“國家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系統”(www.nicp.org.cn,以下簡稱“申報系統”),完成注冊后填寫申報所需信息。申報截止日期為2018年7月30日。

    (二)項目推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以下統稱推薦單位)使用給定的賬號密碼登錄“申報系統”。確認推薦項目后,系統自動生成報送信息匯總表,推薦單位打印并加蓋單位公章。

    (三)項目報送:推薦單位通知被推薦企業登錄“申報系統”打印項目申報書并加蓋單位公章,報送推薦單位。推薦單位統一將信息匯總表、項目申報書郵寄至聯系地址,紙質版材料應與網上填報內容一致。

    (四)紙質版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18年8月10日。

    四、聯系方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石敏杰 010-68209293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徐 昊 010-68209284 18001249899

    材料寄送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8號樓812,

    郵編:100846(收件人:徐昊)

    特此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18年6月22日

    2018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方案

    為突破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物聯網與重點行業深入融合、健全標準體系和創新服務模式,貫徹落實《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2016-2020年)》,切實做好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征集工作和方案庫建設,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任務

    堅持應用牽引、創新驅動,以促進物聯網規模化應用為主線,項目方案分為“關鍵技術突破類、重點領域應用類、服務保障體系類”三個類別,支持一批具備示范效果突出、產業帶動性強、可規模化應用的物聯網項目和企業,探索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和支撐服務體系,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

    二、領域和類別

    (一)關鍵技術突破類

    面向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支持企業、科研院所突破操作系統、核心芯片、智能傳感器、大數據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集成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1.傳感器技術。加快各類敏感元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推進傳感器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發展,支持高性能傳感器產品和應用技術,積極攻關新型傳感器產品。

    2.物聯網操作系統。支持面向工業控制、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力等重點領域及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研發。

    3.物聯網與大數據融合關鍵技術。重點支持適用于移動終端的人機交互技術、基于智能傳感器的感知識別技術,結合工業、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典型應用場景,形成專業化的應用軟件產品和服務。

    4.物聯網核心芯片。面向物聯網終端與應用對芯片的需求,鼓勵低功耗連接芯片、低功耗運算控制類芯片等類型產品的研發,增加物聯網芯片供應的多樣性。

    (二)重點領域應用類

    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智慧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大力推動物聯網規模應用,加快物聯網與行業領域的深度融合,總結復制推廣成熟的物聯網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5.智能制造。發展工業物聯網和信息物理系統,推動生產制造與經營管理向智能化轉變。加強生產狀態信息的實施采集和數據分析,提升效率和質量,推進智能化管理,促進制造業服務化轉型。

    6.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推動交通管理和服務智能化應用,面向智能航運服務、城市智能交通、汽車電子標識等應用,提升指揮調度、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務能力。鼓勵車聯網新技術應用,包括自動駕駛、安全節能、緊急救援等。

    7.智慧醫療和健康養老。推動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現代醫療管理服務結合,積極推廣醫療服務智能化新模式,開展基于物聯網智能感知和大數據分析的精準醫療應用。鼓勵智能可穿戴和智能醫療設備開展健康服務應用,推動健康大數據創新應用和服務發展。

    8.智慧城市。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布局,結合市政設施、通信網絡設施建設,深化物聯網在城市水資源、電平衡、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建立城市級物聯網接入管理與數據匯聚平臺,推進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提供面向公眾、行業、城市管理的智能信息服務。

    (三)服務保障體系類

    為加快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鼓勵物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測試與標準化體系、安全評估與保障體系的建設與實施。

    9.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和整合各地區、各行業已有的物聯網相關產業公共服務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服務平臺,提升物聯網創新孵化、支撐服務能力,探索和實踐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新模式,推動產業服務市場化、專業化運營,促進公共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10.測試與安全評估體系。建立健全物聯網標準體系和系統級檢測認證技術框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標準制定,推動行業應用標準研制。推進物聯網關鍵安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建立健全物聯網安全保障體系,開展物聯網產品和系統安全評測和評估,加強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監督管理,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三、申報和遴選

    (一)申報要求

    請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緊密結合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面向物聯網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全面征集,匯總后上報部科技司進行綜合評議。中央企業及相關單位直接報送至部科技司。申報主體應在行業內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水平和融合創新能力。項目要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應用帶動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標志性。

    (二)申報數量

    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由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推薦。同一個法人單位申報內容不超過2項,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的項目數量一般不超過20項。各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項目數量不超過10項。中央企業集團推薦項目數量不超過6項。

    (三)遴選要求

    我部組織行業專家依據項目申報書進行評審,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專家評審會嚴格審議和遴選,篩選出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物聯網項目方案。申報單位承諾其提供的申報材料無虛假成分,申報材料要求詳實清晰,實際描述情況要求嚴謹準確。

    四、組織和保障

    (一)時間進度安排

    2018年7月底前,各申報單位登錄申報系統完成申報工作,并將紙質材料報送至聯系地址。

    2018年8月底前,部科技司組織相關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

    2018年9月底前,確定“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名單。

    (二)加強組織協調

    充分調動各地方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典型企業的積極性,拓寬征集渠道、提升方案數量和質量。建立具有權威性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完善評審機制,形成各方聯動、職責明晰、協同推進的工作體系。

    (三)建立方案庫和推廣

    針對各地區報送的項目,我部將組織評審,建立物聯網應用和創新項目并建立項目庫,加強對成熟項目的應用推廣和創新項目的產業扶持。組織開展系列座談、項目方案推廣活動,通過多渠道、多載體促進項目方案落地。

    上一條:今年港股最大IPO?中國鐵塔上市已獲港交所批準
    下一條:劉愛力:中國電信的九大轉型之旅
    電話:0311-66855230 郵箱:hebeihuaxun@126.com 傳真:0311-66855230

    Copyright ? 2008- Hebeihua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華訊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備16015079號-1

  • 九九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