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5G之路上一馬當先
在2016年5G全球峰會上,華為與德國電信聯合榮獲5G最佳運營商合作獎。
剛剛過去的2016年,既是5G的標準元年,也是以通信設備制造商、運營商為代表的產業各方參與者緊鑼密鼓進行技術儲備以及商用準備的一年。可以說,5G的美好未來,正蘊藏在今天的努力之中。客觀來看,早在2009年就啟動了5G技術研發工作的華為,在2016年可謂積累頗多,不僅在組網架構、頻譜使用、空口技術、原型機實現與外場測試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且也與全球多家運營商、行業機構以及垂直行業設備商等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創新和推動產業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并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肯定,成為5G之路上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創新之花次第開
5G,未來已來。相對于以往的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所具有的顛覆性眾所周知。在通往5G的道路上,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前行。2009年,當華為在北歐向運營商Teliasonera交付了全球首個4G LTE商用網絡之時,就開始了5G的創新研究。時至今日,華為已經收獲了多項創新成果。
長期、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是華為堅持的5G創新戰略。2013年11月,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宣布,在2018年之前,華為將投入6億美元用于5G創新。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開設了11個5G研創中心,擁有2000多名專注于5G研發的專家和工程師。長期的研發投入令華為對5G有著異常深刻的理解力。例如,華為率先提出以三個維度,即吞吐量、時延和連接數,來定義未來5G的應用場景。此方法論為業界廣為認可并最終被國際電聯ITU-R采納,作為其對5G愿景的定義。截至2016年3月,華為在業界發布250余篇技術論文,全球授權專利1173件。
2016年以來,華為5G研發及測試節奏不斷加快。2016年4月,華為領先業界率先完成中國政府的5G測試項目第一階段的測試計劃;2016年6月以來,華為攜手領先運營商中國移動、歐洲沃達豐、日本NTT DoCoMo等在高低頻混合組網/移動性、新空口技術等外場測試,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11月,華為與NTT DoCoMo開展了世界首個遵從當前3GPP 5G NR已達成一致項目涉及的新空口幀結構和系統參數規范5G C波段大規模外場測試。在宏蜂窩密集城區真實部署場景下,平均總吞吐率達到11.29Gbps,峰值頻譜效率達到79.82 bps/Hz/cell,單向用戶面時延低于0.5毫秒。這一突破性成果將對未來5G基礎技術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是雙方在5G外場聯合測試方面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前,華為與NTT DoCoMo在2014年12月簽署le 5G NR新空口聯合外場測試合作備忘錄;2015年10月,雙方在成都成功進行世界首個Massive MIMO(多用戶多入多出)大規模外場測試。針對此次5G C波段大規模外場測試的成功完成,NTT DoCoMo先進技術研究所5G推進室室長中村武宏表示:“將整個工業界面向5G 2020年商用的努力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合作伙伴遍四海
5G時代,是一個構建于生態系統之上的萬物互聯的世界。正因為如此,產業內部的密切合作乃至跨行業的合作變得至關重要。倡導合作共贏的華為,2016年在5G領域的合作可謂碩果累累。
在產業合作上,華為目前已與20多家全球領先運營商,包括中國移動、德國電信、沃達豐、NTT DoCoMo、Telefonica、TeliaSonera及Etisalat等客戶以及10多家行業機構及垂直行業設備商建立了5G合作伙伴關系。
華為十分重視跨行業合作,尤其是在車聯網領域。華為認為,隨著下一代5G移動網絡、LTE演進及蜂窩車聯通信的發展,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焦點將逐漸向物聯網與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轉移。下一代網絡預計可提供高達數10Gbps的吞吐量,支持數毫秒超低時延,可供連接設備數量也將達到100倍。與此同時,下一代網絡不僅能夠從容應對緊急通信的需求,同時也會使能多種車聯通信解決方案。與此相應,2016年9月27日,華為攜手奧迪股份有限公司、寶馬集團、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愛立信、英特爾、諾基亞及高通宣布成立5G汽車聯盟(5GAA)這一全球性聯盟組織,向汽車生態系統、汽車產業鏈與道路交通系統企業開放,歡迎汽車行業及信息通信技術行業廣大合作伙伴加入。據悉,該聯盟著眼于開發、測試、推動用于自動駕駛、業務泛在接入、智慧城市整合及智能交通等應用的通信解決方案,助推標準,促進產品的商用化發展與全球市場滲透,以滿足人們對社會移動互聯與道路安全的需求。
鑒于在推動5G產業發展中表現突出,華為2016年贏得了多項5G大獎,例如 “5G創新杰出貢獻獎”,又如與德國電信一起獲得“5G最佳運營商合作獎”。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與德國電信的合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雙方在聯合演示了世界首個端到端5G網絡切片系統,成功驗證了網絡切片技術如何滿足5G多業務需求之后,又于2016年11月聯合演示了世界首個5G網絡切片技術,并在演示中增加了端到端自治特性,從而幫助5G網絡切片的愿景更加貼近現實。對此,德國電信首席技術官Bruno Jacobfeuerborn表示:“針對客戶需要的各種未來業務,網絡切片將快速高效地為5G提供差異化的連接。隨著自動化的網絡切片技術實現,高度靈活的端到端網絡切片的發展變得更加完整了。”
* * *
剛剛過去的2016年,既是5G的標準元年,也是以通信設備制造商、運營商為代表的產業各方參與者緊鑼密鼓進行技術儲備以及商用準備的一年。可以說,5G的美好未來,正蘊藏在今天的努力之中。客觀來看,早在2009年就啟動了5G技術研發工作的華為,在2016年可謂積累頗多,不僅在組網架構、頻譜使用、空口技術、原型機實現與外場測試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且也與全球多家運營商、行業機構以及垂直行業設備商等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創新和推動產業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并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肯定,成為5G之路上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創新之花次第開
5G,未來已來。相對于以往的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所具有的顛覆性眾所周知。在通往5G的道路上,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前行。2009年,當華為在北歐向運營商Teliasonera交付了全球首個4G LTE商用網絡之時,就開始了5G的創新研究。時至今日,華為已經收獲了多項創新成果。
長期、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是華為堅持的5G創新戰略。2013年11月,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宣布,在2018年之前,華為將投入6億美元用于5G創新。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開設了11個5G研創中心,擁有2000多名專注于5G研發的專家和工程師。長期的研發投入令華為對5G有著異常深刻的理解力。例如,華為率先提出以三個維度,即吞吐量、時延和連接數,來定義未來5G的應用場景。此方法論為業界廣為認可并最終被國際電聯ITU-R采納,作為其對5G愿景的定義。截至2016年3月,華為在業界發布250余篇技術論文,全球授權專利1173件。
2016年以來,華為5G研發及測試節奏不斷加快。2016年4月,華為領先業界率先完成中國政府的5G測試項目第一階段的測試計劃;2016年6月以來,華為攜手領先運營商中國移動、歐洲沃達豐、日本NTT DoCoMo等在高低頻混合組網/移動性、新空口技術等外場測試,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11月,華為與NTT DoCoMo開展了世界首個遵從當前3GPP 5G NR已達成一致項目涉及的新空口幀結構和系統參數規范5G C波段大規模外場測試。在宏蜂窩密集城區真實部署場景下,平均總吞吐率達到11.29Gbps,峰值頻譜效率達到79.82 bps/Hz/cell,單向用戶面時延低于0.5毫秒。這一突破性成果將對未來5G基礎技術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是雙方在5G外場聯合測試方面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前,華為與NTT DoCoMo在2014年12月簽署le 5G NR新空口聯合外場測試合作備忘錄;2015年10月,雙方在成都成功進行世界首個Massive MIMO(多用戶多入多出)大規模外場測試。針對此次5G C波段大規模外場測試的成功完成,NTT DoCoMo先進技術研究所5G推進室室長中村武宏表示:“將整個工業界面向5G 2020年商用的努力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合作伙伴遍四海
5G時代,是一個構建于生態系統之上的萬物互聯的世界。正因為如此,產業內部的密切合作乃至跨行業的合作變得至關重要。倡導合作共贏的華為,2016年在5G領域的合作可謂碩果累累。
在產業合作上,華為目前已與20多家全球領先運營商,包括中國移動、德國電信、沃達豐、NTT DoCoMo、Telefonica、TeliaSonera及Etisalat等客戶以及10多家行業機構及垂直行業設備商建立了5G合作伙伴關系。
華為十分重視跨行業合作,尤其是在車聯網領域。華為認為,隨著下一代5G移動網絡、LTE演進及蜂窩車聯通信的發展,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焦點將逐漸向物聯網與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轉移。下一代網絡預計可提供高達數10Gbps的吞吐量,支持數毫秒超低時延,可供連接設備數量也將達到100倍。與此同時,下一代網絡不僅能夠從容應對緊急通信的需求,同時也會使能多種車聯通信解決方案。與此相應,2016年9月27日,華為攜手奧迪股份有限公司、寶馬集團、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愛立信、英特爾、諾基亞及高通宣布成立5G汽車聯盟(5GAA)這一全球性聯盟組織,向汽車生態系統、汽車產業鏈與道路交通系統企業開放,歡迎汽車行業及信息通信技術行業廣大合作伙伴加入。據悉,該聯盟著眼于開發、測試、推動用于自動駕駛、業務泛在接入、智慧城市整合及智能交通等應用的通信解決方案,助推標準,促進產品的商用化發展與全球市場滲透,以滿足人們對社會移動互聯與道路安全的需求。
鑒于在推動5G產業發展中表現突出,華為2016年贏得了多項5G大獎,例如 “5G創新杰出貢獻獎”,又如與德國電信一起獲得“5G最佳運營商合作獎”。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與德國電信的合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雙方在聯合演示了世界首個端到端5G網絡切片系統,成功驗證了網絡切片技術如何滿足5G多業務需求之后,又于2016年11月聯合演示了世界首個5G網絡切片技術,并在演示中增加了端到端自治特性,從而幫助5G網絡切片的愿景更加貼近現實。對此,德國電信首席技術官Bruno Jacobfeuerborn表示:“針對客戶需要的各種未來業務,網絡切片將快速高效地為5G提供差異化的連接。隨著自動化的網絡切片技術實現,高度靈活的端到端網絡切片的發展變得更加完整了。”
* * *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先行者,5G時代的美麗畫卷正在先行者華為的手中徐徐展開。
河北華訊科技有限公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