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究竟是什么樣?我們提前告訴你
人類對于速度的追求永無止盡,4G時代剛剛抵達千兆速率,但以數千兆速率為目標的5G時代也已經上路。前不久,高通聯合中國移動以及中興通訊率先實現了全球首個基于3GPP Release15標準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統互通實驗,而就在本月21號的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3GPP TSG RAN全體會議上,成功完成了首個可實施的5G新空口(5G NR)規范。首個5G新空口標準的完成為全球移動行業開啟5G新空口的全面發展、支持于2019年盡早實現5G新空口大規模試驗和商用部署奠定了基礎。換言之,我們距離實現5G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
那么相比4G,5G時代的改變究竟在哪兒?為什么行業內外,都對它展現出了如此的期待呢?
更高速率更多暢想 同時也意味著更低的成本
與4G、3G以及2G網絡不同,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并不單指單一的無線接入技術,它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技術演進的總稱,5G不止將擁有更高的傳輸速率,諸如低功耗、低延時、低成本等特性,都將是5G的特點。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最為關心自然是驚人的傳輸速率,相較4G網絡初期實現的100Mbps的峰值速率,5G的理論值將達到5Gbps甚至是10Gbps,將會是4G網絡的50-100倍。
不過,若只是將5G網絡的暢想放在速率上,那無疑是低看了它的意義。從3G到4G,網絡速率的變化令我們從單一的圖片傳輸進入到了視頻時代,在5G時代,更高的速率意味著更高的接入帶寬,設備連接時延將會更低,萬物互聯建也將由暢想變為現實。
更高連接速度和更低的時延意味著終端的端到端連接效率更高,從某一種角度而言,效率的提升也將進一步降低連接所耗費的成本。事實上,5G時代更為重要的指標就在于向下兼容,諸如當前GSM、CDMA、WCDMA、TD-SCDMA以及FDD-LTE/TD-LTE在內的網絡都將平滑向5G進發,目前中國已經確定將在6Ghz以下低頻段中建立5G連接,這意味著運營商無需過多的基站投入,在當前硬件條件下就能向上演進至5G。
5G也將是產業的勝利
早在去年,由工信部、發改委以及中國科技部聯合推動成立的IMT-2020推進組就發布了5G概念白皮書,其中對5G的四個主要技術場景做出歸納,它們包括了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等四個場景。

其中連續廣域覆蓋將滿足用戶在偏遠地區、高速移動等惡劣環境下仍可高速上網的需求。熱點高容量主要滿足的則是在人員密集、流量需求大的區域,用戶還是可以享受到極高的網絡速率。
低功耗大連接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低成本、海量連接等特點。低時延高可靠則主要面向車聯網、無人駕駛、工業控制等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這類應用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的要求,需要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保證。
但這也僅僅是5G對整體產業推動的一小部分,在今年6月,中投顧問發布了一份《2017-2021年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其中明確了到2035年,5G在全球創造的潛在銷售活動將達12.3萬億美元,并將跨越多個產業部門。這約占2035年全球實際總產出的4.6%。在2020–2035年期間,全球實際GDP將以2.9%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其中5G將貢獻0.2%的增長。從2020年到2035年,5G為年度GDP創造的貢獻達3萬億美元。

因此,5G所推動的不僅僅是日常連接速率的質變,也將是全球移動通信的轉變。
更多轉變將由5G開始
從貝爾打出人類的第一個電話,到如今即將實現的5G時代,整個過程就像是工業時代轉入互聯網時代的縮影,從2G時代開始,幾乎每10年我們就會迎來速率提升的新浪潮,它們都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5G時代也將成為行業的下一個拐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